思政课教学探索与实践:基于雨课堂工具和慕课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课

发布时间:2017-11-10浏览次数:657

2017118日下午3:30,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2号楼202教室举行了基于雨课堂工具和慕课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形势与政策实践课。课程使用了20166月清华大学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将PPT、课件、MOOC、微课、手机微信融为一体,实现思政课堂的教学迈入信息化。

本次实践课是形势与政策课程的专题:“学十九大报告,看砥砺奋进的五年”,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回顾预习内容;第二,预习任务成果展;第三,进入互动课堂;第四,完成课后习题;第五,预习下一专题,领取新任务。据教研室主任陈玲老师介绍,在上课之前,已通过雨课堂平台,推送了预习材料(包含视频、微课、课件、PPT、语音讲解等)和预习任务通知到学生的手机微信,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预习,教师能够实时收集到每位学生的预习数据。课堂上,学生通过扫二维码进入课堂,完成签到打卡,教师能够完全掌握班级学生的上课情况。

在互动教学中,同学们以微视频、课件、当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了预习任务的成果,收效显著,并通过雨课堂,同学们进行了选票,选出成果展中表现最优的小组。在李可心老师讲授过程时,课程幻灯片可逐页发送到学生微信上,学生若没有听懂,可以随时使用“不懂”按钮反馈给老师,老师手中的手机瞬间变成了高大上的互动功能笔。当进入到弹幕开启环节时,学生积极响应,答案在大屏幕上瞬时飞了起来。进入到课后习题环节,老师推送给学生手机端习题并设置限定时间,学生便可完成,其结果可立即同屏在大屏幕上,令同学们最兴奋的是进入主观性试题的随机点名环节,当学生的名字在大屏幕上滚动起来的一刻,教室里热情高涨,学生们跃跃欲试。结束本专题课程后,老师向学生们展示了下一专题的微课预习,并推送给学生微信,学生们便可以做好准备并完成新任务。同时,老师和学生手机微信分别有教学日志和学习小结,通过数据展示,评选出本堂课程的全优学生。

学院领导和老师们聆听完本堂实践教学课后,对基于雨课堂工具和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问题意识强,运用混合式教学,体现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习十九大报告的责任;方法新颖,通过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快捷免费地实现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教学,最大限度地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课堂效果良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教师、学生和课堂主题紧密联系到一起,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体现了我院在思政课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

  教学现场

王建华副院长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