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书香】——我院开展“韵向花开”读书会

发布时间:2019-10-16浏览次数:139

  2019年10月15日晚,“韵向花开”读书会如期进行。我们本次读书会有幸邀请到了董新强老师莅临指导。成员们对本次新加入师门的师弟师妹们表示热烈地欢迎并就近两周研读的书目以及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高春棋就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渊源及其内涵进行了分享。他沿着历史脉络,对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梳理。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受时代的限制对世界历史内容的论述带有局限性。而中世纪的世界历史概念则凭借“上帝之手”赋予了更为广泛的含义,打破了以往的狭隘性与历史局限性。基督教以宗教为基础把全人类联系到一起,竭力要超出各国家和各民族的界限,把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推入了上帝的怀抱。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世界历史概念也从“天空之城”重新拉回了地面。黑格尔重点将哲学的世界历史与史学的世界历史进行了区分,提出哲学的历史作为历史方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否定之否定阶段,是对历史的思想的考察。马克思批判借鉴了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从历史本体论和历史方法论的层面对旧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革命性变革,提出世界历史是标志着一定历史时代人类社会的整体性联系,它表征着一定历史时代主体的生存发展状态。

  段萌萌本次汇报的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她主要梳理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在曲折中前进的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不仅有力地保证了党的中心任务的胜利完成, 而且促进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使得新中国成立头七年成为我们党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但由于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党的领导在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上发生过主观主义的偏差, 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的错误,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性”大大突出, “阶级斗争”色彩浓厚,造成了不幸的后果,这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的一次严重教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过程中,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从国情、党情出发,找到适合当时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也为今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累积了宝贵的经验。

  孙灿分享了《教育心理学》中有关于维果斯基社会文化观的主要观点及教育教学启示,从维果斯基六个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文化发展、社会互动与发展、言语与发展、最近发展区、支架,并结合她具体的高中教学实践对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进行解读。成员们主要围绕两个观点,即卢梭的“教育归于自然”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对比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每一位大家的思想理论都应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卢梭的“教育归于自然”表现出当时在封建愚昧的宗教统治下,人性和理性渴望获得解放,回归自然本身。而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教育进步,人类可以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技术影响教育结果,因此,任何一个教育理论都是在一定历史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并都会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张金凤分享的是《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本书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报告,对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方面都做了宏观的思考和展望,并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战略思想和行动建议。她主要从教育的前景、教育的原则、教育方针三个方面九部分内容进行汇报。在从基层社区到世界性社会、从社会团结到民主参与、从经济增长到人的发展的前景下,应坚守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坚持终身教育,建立在获取、更新和使用知识之基础上的教育社会,为此必须考虑并沟通教育的各个阶段,提高教师的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让政治当局做出正确的教育选择,推动教育改革,并扩大地球村的国际合作。

郑亚慧分享了由吴非老师编著的《不跪着教书》。书名来自于其中的一篇文章《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中写到的一句话:“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在《不要跪着读》这篇文章中又写道:“读书也要站直了读,跪着读,和不读书差别不大。”因此,“不跪着”绝不止是对语文或人文类学科教师的要求,而应当成为对所有教师以及教育工作者的要求。郑亚慧同学就其在高中教育实习的现状结合书中主要不跪对学生、不跪对教学、不跪对家长、不跪对社会四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她认为教师首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与学生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沟通;其次,教师应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坚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最后,教师要在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教学技能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特有的教学模式。

  孙刚远研读了马岳勇导师编著的《感悟课程与教学》一书,马老师分别从感悟课程、感悟教学、感悟教师、感悟学生、感悟自己、走进教学一线,六部分深入浅出的探讨了自身从教三十余年的教育经验,并形成特有的教育观点。成员们主要就“教的关键是还原”与“学的本质是建构”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董新强老师认为这两个问题是教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所在,“教的关键是还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还原至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学的本质是建构”是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即“教学相长”,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梁馨熠继续分享她研读的书目《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她从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各文明力量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文明的未来,共五部分进行汇报。重点研读了书中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作者认为文明间冲突的形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在微观层面上,断层线冲突发生在属于不同文明的临近国家、一个国家中属于不同的文明集团、或者想在残骸之上建立新国家的集团之间;在宏观层面上,核心国家的冲突发生在不同文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目前,如何避免文明间的冲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我们要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韩婷婷分享了蔡崇达的散文集《皮囊》并重点感悟了其中有关亲情的篇目《残疾》,其中写到:“原谅我,父亲,从你生病开始我就一直忙于在外面兼职赚钱,以为这样就能让你幸福,但当我看到我给你的唯一一张照片,被你摸到都已经发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恰恰剥夺了我所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珍惜身边人,珍惜亲情,珍惜身边点点滴滴的幸福,平凡的生活中依然有平凡的美丽,或许我们的生活故事不足为外人道也,但那依然是我们,无数个故事组成我们自身,起起伏伏,细小美丽,依然动人,正如“皮囊之下,还有灵魂”,正确感悟肉体与灵魂存在的关系,是我们一生都始终且必须直面的问题。

  史明雪就她研读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享,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是以个体存在的自然人和由人组成的各种群体和社会组织为对象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保证经济建设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调整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环境。书中,作者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质量较低、高考移民和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并着重对弱势群体子女的受教育权如何得以实现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在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上,国家必须承担更多的教育义务,改变教育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改变教师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加快教育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从而保证教育机会均等。

朱旭丽研读了《中国古代家教》发展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古代家长的言教和身教出发,阐述了家教的内容和家教之道,并为当今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与思考的建议,如:“教子要慈”“教子须严”“棍棒与溺爱”等等。近年来,“家校合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家庭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这与我们当前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鞭挞社会丑恶现象不谋而合。但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式家庭教育仍就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古代传统家庭教育的特色,反思古代家教,在摒弃其中腐朽内容之后,我们要继承这份民族优良的文化遗产。

在本次读书会的最后,董新强老师给读书会的成员们推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书目《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智慧格言》,董新强老师认为苏霍姆林斯基虽然是上个世纪前苏联的教育家,但他对教育和教师的建议与现今的教育有多处契合之处,因此,仍就值得同学们共同研读并感悟这种“跨越时空”的魅力。在此次读书会中,通过读书分享与探讨交流,大家收获颇丰。但在本次读书会中探讨的教学本质、教师教育、教育公平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跟实践中继续学习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