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卫平: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新的文化使命意义阐释
发布时间: 2024-03-06 浏览次数: 34
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新的文化使命意义阐释
齐卫平 
(齐卫平,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引中国人民迈上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党中央适时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指导现实和影响历史的深远意义。中国共产党总是在治国理政实践中与时俱进地设置新的议题,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用形成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习近平文化思想揭示了“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新的文化使命,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伟大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起来,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新的文化使命以鲜明的目标指向和明确的奋斗任务,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动员令。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加深对这个新的文化使命重大意义的认识,必须以这个新的文化使命为精神激励,通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插上有力的翅膀。

一、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揭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目标



民族复兴是历史给中国人民提出的一个课题,在世界各民族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殊性。面对这个课题,中国人民既有伤感之痛又有神圣之责,因为它保留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承载着中华民族旧邦新命的历史担当。“中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2]4。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历史转折点,这场战争使中华民族陷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国家蒙难、民族蒙辱、文明蒙尘的劫难使中国断崖式下滑,中国人民挣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

历史的不幸催生奋斗的动力,国家的灾难唤起人民的觉醒。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承受封建主义统治,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无数艰难困苦中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2]119。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上,从虎门销烟到三元里人民群众进行的抗英斗争,再到义和团运动燃烧的冲天烈火,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以顽强的斗志表现了忍辱负重、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民族精神。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走上了各种救国救民的探索之路,从魏源等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到兴起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从尝试军事救国到倡导实业救国,从君主立宪的改良到民主共和的革命,各种救国方案都在中国一一进行了试验,但遭遇的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孜孜不倦寻找真理,他们意识到自己国家的落后,于是把目光转向国外,西方成为学习的榜样。仿造“船坚炮利”,引进工业革命成果,兴办企业,改制教育,进行政治变革,开展思想启蒙,近代中国尝试着走西方先进国家走过的路,结果总是走不成功。“战乱频仍,民生凋敝,丧权辱国,成了旧中国长期无法消除的病疠”[3]50。中国人民在这个苦难过程的不懈奋斗中渴望找到光明,期待有国家雄起、民族解放、人民翻身的那一天。

中国人民的一切努力都是奔着复兴目标去的,让民族强大起来成为国家意志的集体表达。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华儿女不甘屈辱、奋起反抗,始终贯穿着中国人民为民族复兴而顽强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一批批志士仁人以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话语传递着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复兴心声,一次次唤起中国人民冲破黑暗的伟大觉醒。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使中国人民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从而在危难中磨炼意志,在挫折中孜孜求索,在苦难中创造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旧世界,终结了一个中华民族遭侵略受凌辱被压迫的时代,并在建设新世界的实践中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以“中国梦”的形象提法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话语表达,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4]“中国梦”是一个思想丰富的系统概念,它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把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接起来,形成中国人民持之以恒为实现民族复兴而斗争的一条历史链。“中国梦”以崭新的话语将中国人的长期夙愿、共同心声汇集成新时代的最强音,驱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追求转化为众志成城的实践力量。

习近平谈道:“我一直在思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1]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这一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他深邃思考的结果。这个新的文化使命的内涵由三个核心词语组成,其中,“推动文化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文献中就已经形成并得到阐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内容。现代文明相对于传统文明而言,实现转化既是中华文明生命更新的使命任务,也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现代转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赋予伟大中国梦以时代新内涵,这个原创性词语定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指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契合,升华了中国梦的文化意蕴和精神境界。

二、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叙事党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


历史是过往的叙事,诉说着曾经发生的事、刻下奋斗足迹的人、存留集体记忆的物。历史是人民的叙事,诉说着他们遭遇的苦难、走过的道路、取得的成就;历史是民族的叙事,诉说着自己从哪里来、经历了什么、要到哪里去;历史是国家的叙事,诉说着怎样建国、何以立国、怎样强国。因此,历史犹如一个让人懂得许多道理的智者,只有慎重对待历史,才能正确认识现实。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是一部宏大叙事的历史。始终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虽然在中国近代社会遭遇了折戟断戈般的重创,但其体现的文化韧劲则使她不仅没有翻船沉没,反而倔强地东山再起,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伟大文明。跌宕起伏的历史大潮检验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耐力,绵延发展的实践进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担当。中国人民由此建立起来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底蕴,中华民族由此表现出来的历史自觉、文化自觉有着坚实的基础。悠久绵长、持续完整的历史成为中国拥有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可相比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迸发强大力量的载体依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意义在于当中华民族遭遇灭顶之灾的危难之际,中国产生了共产党,由此揭开了扭转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堪称一部实践和理论的翻转历史、改写历史和创新历史。自1921年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就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衰微到重振的根本扭转、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5]。沧海桑田,天翻地覆,这样的历史镜像所呈现的历史叙事场景,诉说了中国共产党把许多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成现实,诉说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故事,诉说了中华民族拼搏不息的精神,诉说了中国由弱到强的巨变。

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非凡的历史叙事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前进轨迹。“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6]48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的这些伟大成就,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让中华民族在创造奇迹中焕发出辉煌灿烂的前景。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历史在人民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又造就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新的历史辉煌。”[6]14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是渐进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任务,取得的成就带有历史印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建立后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解决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的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党执掌全国政权后初步探索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解决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拨乱反正的创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着力解决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问题,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守正创新的拓展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着力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前进。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的奋斗交出了一份不负历史、不负人民的出色答卷,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形成,是党的二十大后持续理论创新、延伸理论创造的重大成果,提出新的文化使命,标志着党和人民不懈奋斗历程上文化建设的新出场新动员新发力。马克思主义原理告诉我们:具体问题只有置于特定环境下才能表达清楚,因而新的文化使命只有放到特定场域的审视中才能深刻把握。从中国共产党梯度式前进的历史进程看,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始终贯穿党的历史实践之中,成绩和经验的积累为新的文化使命提出作了铺垫。然而,文化建设也是历史的、具体的,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总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在解决温饱问题成为头等大事的情况下,要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是不切实际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建设的任务主要是开展扫除文盲的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改变一穷二白落后状况的紧迫任务客观上对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带来限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使物质短缺的矛盾逐步得到缓解,党在治国理政实践发展中对加强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逐渐加深。党中央从文化是国家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出发,大力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余年的伟大变革,推动文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胜利,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出新的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擘画战略发展蓝图,提出的新的文化使命开创了新时代文化建设新格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叙事、人民叙事、民族叙事、国家叙事的新时代表达,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加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鲜明目标指向。

三、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


自18世纪60年代英国拉开工业革命的帷幕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现代化的历史大潮中摸索自己的道路。由于世界发展中经济关系、政治秩序、资源占有等方面不公正不公平现象长期存在,以及先行进入现代化国家的占据优势与西方国家现代化话语的霸权掌控,导致各国现代化发展困难重重,步履艰难;由于现代化发展中的各种弊端日益凸显,导致全球治理共同性难题不断涌现,给各国现代化发展造成严重困扰。在这样的情势下,一些发展中国家试图寻求西方国家的帮助来实现现代化,结果以丧失独立自主权利、牺牲本国利益为代价,最终陷入经济畸形、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人民遭殃的泥潭。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是一个落伍国家,直至英国工业革命启动80年后,现代化浪潮才席卷中国。从理论上看,鸦片战争后可以说中国已经踏上现代化追求之旅,但是封建统治集团难以摆脱的思想愚昧、反应迟钝等表现,加之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榨,阻滞了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只是在建造铁路、铺设电缆、购买机器、创办工厂等方面有所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工业发展虽然有过一段所谓的“黄金时期”,但成就微不足道,中国依然处在现代化的边缘,中国人民完全享受不到现代化的福祉。

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从被动转向主动,始于中国共产党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的、建立在工人阶级基础上的现代先进政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精神主动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诚然,中国共产党建立后首先给自己确定的任务是领导革命,而不是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反思鸦片战争以来志士仁人走过的路,深刻认识到在中国不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现代化要取得成功只是幻想。“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7]1080,“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7]1080,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共产党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诉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文章和报告中,都明确提出要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的奋斗目标,党在瑞金苏维埃时期和陕甘宁边区建设中也有工业建设的初步实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贡献是扫清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障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前提性条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进入轨道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废墟般的烂摊子上发展生产力,不仅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而且顶着外国碾压、制裁、封锁等巨大压力,取得了经济建设的优异成绩。例如,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航空领域技术进步发展,工农业生产持续增长,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20世纪60年代,党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在20世纪末完成了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的任务。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才走完的路,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8]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既是重大理论创新,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史上完成了一次原创性的伟大变革。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呈现了一幅与西方现代化先行模式以及其他国家既有发展模式截然不同的镜像画面。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而形成的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1]中华文明别开生面,以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时空跨越,发展出重焕荣光的中华文明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在中华大地的实践中生长出的现代化,是以旧邦新命的历史担当把古老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的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现代化。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匹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美图景展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鲜亮底色。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要求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为战略任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篇章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力量支撑。

四、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历史不是丛林法则的场域,但却是大浪淘沙的选择,“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说的就是历史前进的道理。任何民族都凭借其自身优点实现发展,只有顺应历史潮流,才能立足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指出:“一个民族能在世界上在很长的时间内保存下来,是有理由的,就是因为有其长处及特点。”[9]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是中华文明焕发生命力的密钥所在,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跌宕起伏而经久不衰,并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且至今依然光彩闪烁的伟大文明,就在于始终保持着顺应历史潮流和追随时代发展的思想自觉和精神主动。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讲话,集中论述了两大问题,一是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二是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人民塑造的中华文明以及怎样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传承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理论上的精辟阐述,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性,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必须深刻把握这五大突出特性。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我国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为深厚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的前提是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两个结合”相互成就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两个结合”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基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准则;“两个结合”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两个结合”以坚定的自我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使党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有了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在一直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习近平明确提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个结合,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深入发展夯实了文化根基。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两种角色合一形成坚持“两个结合”的自觉。如何正确对待历史和文化的传统,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寻求现实发展难以回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此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认识到“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10]5,“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2]119。数典忘祖、割裂历史、丢弃传统,就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传承弘扬的中华文化有“优秀传统”的特指性,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文化是一个庞大体系,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因此党在历史实践中明确提出“扬弃”的批判性继承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成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中华文化的基本立场。研究历史可知,鸦片战争时期东西两种文明的交替以西方文明侵袭导致中华文明式微的方式表现出来,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国家焦虑与文化探寻往往引发否定中华文化的偏激倾向。他们局限于世界发展时段划分的思维,机械地认为中华文化代表着农业文明(也称“内陆文明”),西方文化代表着工业文明(也称“海洋文明”),简单地以进化论的观点来评判东西文化的优劣,暴露出把中华文化“一锅端”的缺陷,有些人更是走向“全盘西化”的极端。中国共产党坚持对待历史遗产的科学态度,对中华文化形成泾渭分明的取舍,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明确的选择。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道理所在。

“古今中西之争”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历史,在现实中也有不同形式的表现,东西方文化优劣评判的各种答案影响着中国道路的选择。中国共产党给出的答案,破解了“古今中西之争”的难题,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为解决“古今中西之争”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呈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关键就是以坚持“两个结合”打造了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1],“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1]。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坚定历史自信的理由来自中国人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创造的巨大成就,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中华民族曾经的文明辉煌和现代的文明创造。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有一个鲜明观点,即强调人类社会发展中孕育产生的任何文明都不是用来制造世界对抗的,不是用来挑起民族冲突的,而是用来促进交流互鉴的,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任何国家凭借先进文明的优势行使文化话语霸权都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如果说历史演进中存在古今之争、中西之争的话,那么,争的是文化影响力和引领力,决不是谋求文化话语霸权。

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1]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旨在推动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在新的起点上,肩负起“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就是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两个结合”,实现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实践性转化、丰富性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华文明突出特征的优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0]201。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优势和旺盛生命力,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国人民有着创新创造的基因特质和民族禀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五、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彰显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宏伟志向


世界历史发展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奋斗,人类文明发展需要世界各民族共同作出贡献。贡献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但丰富的人类文明正因为各民族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贡献而色彩斑斓。中华民族不同凡响,“具有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49-50。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光辉璀璨,不仅泽被中国而且享誉世界,不仅辉煌中华而且影响人类。因为这样的贡献,中国受到历史尊重,中华文化受到世界敬仰,中国人民为此自豪。

中华传统文明曾经受到重创,近代中国的掉队落伍使中华民族被排挤到世界边缘位置,曾经的世界经济强国被西方先进生产力击垮,曾经的东方古老帝国被外国侵略者随意踩踏。“在工业革命发生前的几千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近代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落后于时代发展步伐,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1]125。主权丧失,国家残破,经济衰败,民生凋敝,成为旧中国的黑暗图景,如此悲惨的状况当然就使那时的中国完全不具备为世界作出贡献的能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的民族,为了救亡图存,始终坚持在苦难和挫折中求索、在风雨飘摇中前进,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爱国志士感悟世界潮流,羞愧中国的落后,发誓要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跻身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的剧烈动荡中诞生,成立时的任务之一就是结束中国从十九世纪中叶起陷入的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12]。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无论是进行革命还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不懈奋斗,在推进中国发展的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努力为世界作出贡献。1956年,毛泽东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13]邓小平指出,“在古代我们做得不错,对人类有突出的贡献。但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我们落后了近一百五十年,这一段对人类的贡献较小”[14]245-246,强调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中国把自己的发展看作是对人类贡献的问题,是保证世界和平的问题”[14]538。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也是中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必要条件”[11]72,“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11]111。党中央领导人的这些论述,表达了中国为世界作贡献的强烈愿望,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心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即使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也积极努力地为世界作出更多力所能及的贡献,克服困难,竭尽全力支持和援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建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生产力水平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使中国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我国事实上已经成为对当今世界作出贡献最大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15]。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并不局限在经济方面,在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建立公平正义机制、推动国际关系和世界秩序正常化、加强环境保护、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以及解决全球治理共同难题等各个方面,中国提供的智慧、方案、力量,都为世界作出了全方位的贡献。

我国从任人欺凌走向民族独立、从闭关锁国走向改革开放、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党和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在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之后,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吹响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军号之后,党中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大决策,代表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文化出场,代表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在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深度演化的时代背景下,完成新的文化使命殊非易事,犹如运动场上的比赛,从领先、被赶超又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要反超再领先,检验着运动员的韧劲和耐力。“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展示了中华文明延续发展的文化韧劲和历史耐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擘画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明前景,明确了在新时代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信心更加坚定、斗志更加昂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战略意义,使中国人民为世界作出更多更大贡献的宏伟志向得到有力的彰显。

六、结论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历史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人类就永远有创造的驱动;历史不断向前推进,制造文明就不断有发展的动力。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华文化样态从来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停滞的而是发展的,不是固化的而是创新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以创造新的历史继承过往的历史,就是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礼敬积淀的世界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应有之义,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精神需要的内在要求。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党中央的号召和时代的呼唤。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以建设文化强国创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伟业,既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3]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
[5]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88.
[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8.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50.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2]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91.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15]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三[EB/OL].(2022-09-30)[2023-09-20].https://www.stats.gov.cn/sj/sjjd/202302/t20230202_1896690.html.

注:本文刊发于《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