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报丨爱丽菲娅·艾克拜尔、余梓东: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发布时间: 2024-06-06 浏览次数: 10

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爱丽菲娅·艾克拜尔、余梓东

(爱丽菲娅·艾克拜尔,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余梓东,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和中国民族工作实践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充分运用古今中外的政治智慧,为顺利达到正确、科学、妥善、及时地处理中国民族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之路径。

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不是将其教条化、固化、僵化,而是根据发展变化的中国民族问题实际和民族工作实践,多措并举,时变措随,时变策优,与时俱进。

兴边富民行动是党和国家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政策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在国家治边领域的充分体现。针对我国边境地区条件艰苦,经济发展滞后,多民族共居的实际情况,1999年,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倡议发起了边境地区建设工程——兴边富民行动。其目的是富民、兴边、强国、睦邻。在新时代,将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完善为“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探索内容与中国民族工作实践内容,兴边富民行动成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举措。

一是治国必治边。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主权、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古往今来,在治国理政方面,治边占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切实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党坚持“治国先治边,治国必治边”,大力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二是边稳则内安。从国家安全稳定方面来看,边疆与内地之间存在边稳则内安的关系。从宋朝“内守虚外”“强干弱枝”的治边方略,元朝不歧视边民、重视经营边疆、发展边疆交通治边政策,明朝的重北稳南、刚柔并济治边策略,清朝“守在四夷”“守中治边”的治边谋略,都从不同层面、不同程度反映出边稳则内安的重要关系。

三是边兴则内裕。从社会经济发展领域来看,边疆与内地密切而频繁地进行经济交流交往,有利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效缩小边疆与内地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两者之间经济联系良性循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边疆地区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都兴旺发达。

四是边固则内荣。边疆是拱卫内地的重要屏障。从文化繁荣的角度来看,文化的繁荣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有边疆安全稳定,才能更好进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造。同时,边疆文化繁荣,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边疆和内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总之,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我国民族问题、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而兴边富民行动则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在切实开展好兴边富民行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以边护内、以边安内、以边裕内、以边荣内”的作用。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