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佳、杨静: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发布时间: 2025-03-19 浏览次数: 10

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罗志佳、杨静(罗志佳,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静,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五大矩阵,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其中在“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部分强调“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系统完善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整体优化设计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

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纲要》指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加快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把办好思政课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追问“讲什么道理”“如何讲道理”,就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把道理讲活,突出“两个结合”解决中国问题的学理把道理讲透,用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思想伟力把道理讲深,达到各学段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武装头脑、正本清源、答疑释惑、激浊扬清的共育效果。

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以内容为王,突破学生思想困惑。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思政课程群,把各学段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精细化分析,深入挖掘党的创新理论的精髓,将其有机融入思政课的课程框架中。将《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进行分学段重难点对策研究,统筹考虑《可爱的中国》《中华民族大团结》等地方思政课教材内容,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前提是各学段种好“责任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尊重教育规律、人才培养规律的应有之义。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要打破学段界限,做好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与进阶,又要使各个学段的思政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做到阶段性目标统一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果各学段思政课本身没上好,一体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要使各学段共同实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也要立足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规律,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方式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五个认同”,形成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依托;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思想认知;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增进政治认同;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扩展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坚定不移投身民族复兴伟业。在同一内容主题中,只有各有侧重才能实现学段教育目标,而其中必要的知识、案例和问题重复是应该存在的。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通的五大矩阵,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

具体而言,一是打造课程群矩阵,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学段联通。通过同研一堂课、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课,打破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壁垒,通过学段联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整体供给突出政治性、体现思想性、实现引领性。二是推动教学研矩阵,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联研。发挥高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引领力,吸纳中小学优秀骨干教师组建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鼓励高校教师关注基础教育学段及跨学科跨学段的重点问题,通过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方式解决中小学教师科研基础薄弱、高校教师研究空泛的现实问题。三是构建数智化矩阵,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资源共享。充分整合各学段学校自主建设的线上课程、智慧机器人、虚拟图书馆等创新性数字化资源,让汇聚搜集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报刊、课件、文章、音视频以及自主创新的资源组成的富媒体数智化矩阵,为大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学科研参考依据。四是打通师资库矩阵,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师资互通。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各学段教师要紧密配合、有效互动,发挥高校教师的专业理论优势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优势,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优势互补。五是聚合大思政矩阵,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共育。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大中小学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协同育人作用,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资源、实践活动等良性互动。

注:本文原载于《新疆日报》2025年3月18日A07版●理论学习

本站由新疆师范大学信息管理中心建设 Copyright ©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新ICP备10003677号